從小麥,玉米到鋁、鎳,眾多大宗商品延續(xù)漲勢。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烏克蘭東部兩個地區(qū)予以承認后,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擔憂升溫。
俄烏對峙升級加劇了原材料市場的恐慌。俄烏是全球主要的小麥,玉米和葵花籽油供應國,烏克蘭肥沃的土壤使其贏得了“歐洲糧倉”的稱號。該國是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國,而俄羅斯經常位列全球小麥出口排行榜之首,同時也是包括鋁和鎳在內的世界上最重要金屬來源國之一。
小麥和鋁價的上漲將加劇已經席卷全球的通脹壓力。
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貨上漲1.4%,邁向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收盤水平。玉米期貨上漲1.2%。鋁價一度上漲3.1%至每噸3,380美元,略低于歷史高位,交易員正為潛在的供應中斷做準備。鎳自2011年以來首次突破25,000美元。
“隨著俄烏局勢的升級,市場關注點將自然轉向對未來幾個月大宗商品貿易流的影響”, 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Colin Hamilton表示。
德國商業(yè)銀行分析師Carsten Fritsch估計,如果供應中斷,黑海地區(qū)1,500萬噸小麥出口可能面臨風險。
馬來西亞棕櫚油也飆升至新的紀錄高位,一度突破每噸5,800林吉特(1,386美元),因市場擔心全球植物油市場會進一步吃緊。俄羅斯和烏克蘭占葵花籽油全球出口的80%。
在需求旺盛時期,鋁消費者已經面臨越來越嚴重的供應短缺,建筑和包裝等行業(yè)的訂單激增幫助推動LME追蹤的歐洲倉庫鋁庫存降至紀錄低點。
隨著全球庫存下降,高盛集團和托克集團等預計,如果地區(qū)供應短缺加劇,未來大宗商品將進一步上漲。
凡注有"環(huán)球傳媒網"或電頭為"環(huán)球傳媒網"的稿件,均為環(huán)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(huán)球傳媒網",并保留"環(huán)球傳媒網"的電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