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4日,成都博物館中來參觀的市民、游客絡繹不絕,圖為民眾在參觀“錦城絲管:和合共鳴的音樂成都”展。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
熱門博物館如故宮博物院、中國國家博物館、陜西歷史博物館等一票難求。在故宮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際,“樂林泉”“萬物和生”“玉出昆岡”和“代達羅斯”四大特展同時在展:莫奈的《睡蓮》和宋徽宗的《祥龍石圖》卷在園林中“對話”,五代畫家黃筌的《寫生珍禽圖》帶出紫禁城里的一眾“神奇動物”,清代宮廷和田玉文化特展中半數展品皆首次展出。
同時,多個博物場館也開啟了“超長待機”模式,湖北省博物館、天津博物館、上海博物館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開放夜場,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。
民眾在博物館和古跡遺址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。據統計,陜西、江蘇、浙江、河北、山東、河南、廣東、四川等省份的博物館接待觀眾超300萬人次。其中,安徽博物院新展“安徽文明史陳列——夏商周時期的安徽”實現了兩代楚王“父子鼎”的世紀重逢,并在5月2日創造了開館69年以來單日參觀人數的最高紀錄2.55萬人次。
多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融合非遺、民俗等,積極組織展陳展示、文藝表演、文創市集等主題活動370余個,遺址類博物館排起長龍,熱鬧景象應接不暇。根據各地統計,5月1日至5月5日,中國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觀眾達331.32萬人次,同比增長2.3%,其中11家游客總量超10萬人次。
關鍵詞:
凡注有"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"或電頭為"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"的稿件,均為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",并保留"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"的電頭。
- “五一”假期中國超六千萬人次走進博物館創2025-05-09
- “消失”逾三十載的中國明朝第十一代蜀王陵2025-05-09
- 五一檔電影再遇冷 “哪吒”后急需新“強者2025-05-09
- 年輕一代:青睞老品牌 愛上“新國潮”2025-05-09
- 剛滿18歲是什么梗?剛滿18歲是什么意思?2025-05-09
- 鍋浴是什么意思?鍋浴是哪里的文化2025-05-09
- 金融百草枯是什么意思?金融百草枯是什么梗2025-05-09
- “五一”檔多元類型片齊頭并進 《水餃皇后2025-05-09
- 茶飲品牌“滬上阿姨”在港掛牌上市2025-05-09
- 第四屆全國戲曲(南方片)會演將在湖北武漢2025-05-09
- “小說方程式”日本征文大賽啟動 探索文化2025-05-09
- 致敬千年史詩 《雪域雄獅:除暴安良格薩爾2025-05-09
- 馬可·波羅主題展在杭州舉辦 16世紀手抄本2025-05-09
- 5月12日至13日北京禁飛“低慢小”航空器2025-05-09
- 以公益之名,打通養老助餐“最后一公里”2025-05-09
- 從雪域高原到海濱之城:一位援藏干部的精神2025-05-09
-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警2025-05-09
- 寶強昊然蛇年限定皮膚包笑的是什么意思?2025-05-09
-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警2025-05-09
- 買個哪吒的手鐲是什么意思?買個哪吒的手鐲2025-05-09
- 榮威發動機是不是國產?榮威rx5發動機耐用2025-05-08
- 科爾沁沙地又添一條穿沙公路,沙海增綠8萬2025-05-08
- 股票掛單什么意思?股票高開好還是低開好?2025-05-08
- “今天我們從教室走到戶外,在戶外的課堂,2025-05-08
- 我國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測今日啟動 調查2025-05-08
- “五一”假期全國社會大局穩定治安秩序良好2025-05-08
- 和府撈面宣稱“中式面館第一品牌”被罰2025-05-08
- 一張照片竟被網友看出血管瘤 身體出現這32025-05-08
- 4月全球制造業PMI為49.1% 全球經濟下行壓2025-05-08
- 一張照片竟被網友看出血管瘤 身體出現這32025-05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