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日,參加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的中外嘉賓在會場合影。當日,以“建設數字友好城市”為主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。 張祥毅 攝
今年是推進“數字中國”建設10周年。十年間,中國“成績單”亮眼,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。數據顯示,2024年中國數據生產量達41.06澤字節(ZB),同比增長25%,算力總規模達到280 EFLOPS。截至2024年底,累計建成5G基站425.1萬個,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26.56億戶。斯皮里宗·潘托斯用“領軍者”一詞形容中國在全球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展成就。
來自西班牙的一位企業高管哈維爾·科利·莫拉曾在2014年到訪過中國,此次參會是他第二次來到中國。“十余年間,中國發展非常快,尤其在數字技術領域。”他說,中國把發展數字經濟擺在優先位置,在數字經濟創新、投資、創業、成果產出等方面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。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并不真正了解中國的發展潛力,因此中國需要更好地向世界展現各方面的發展活力。
費利切·圖法諾是一家歐洲房地產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。在他看來,中國的數字技術正在加速進化,許多技術在很短時間內就能成為業內非常認可和信賴的技術,效率高且不斷優化。
他認為,歐洲和中國之間要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機制。“現在語言不再是障礙,技術也不再是障礙,我們需要構建更有效率的機制,以便將合作轉化為真正的商業伙伴關系。”
國際區塊鏈聯盟(BAI)創始人兼執行總裁亞歷山德魯·庫伊巴(Alexandru Cujba)對中新社記者表示,中國的數字技術會給每位來到中國的外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“中國有很多可以與其他國家分享的前沿技術,比如區塊鏈、人工智能(AI)、機器人技術等。許多人期待從中國學習到先進的技術和理念,這也是我此行的‘任務’之一。”他說。
7月2日,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啟幕。大會以“建設數字友好城市”為主題,聚焦數據要素、數字安全、人工智能等議題。圖為與會嘉賓會后合影留念。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
與亞歷山德魯·庫伊巴一樣,馬六甲中華總商會商務組主任陳錦鵬借參加大會的契機來中國“取經”。他在馬來西亞經營一家室內設計公司,中國的AI設計軟件給他的設計工作帶去了很多便利。他介紹,原來從畫圖到生成方案需要一到兩個星期,而中國的AI設計軟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。此次和他同行的參訪團有30多人,來自AI、金融、房地產等多個領域,希望在學習技術的同時尋找商機。
近年來,中國的數字產品隨著移動互聯網走向世界。阿拉伯信通技術聯盟主席烏貝迪利·阿爾·烏貝迪利是DeepSeek的深度用戶。“這是一個包含阿拉伯語的多語言智能引擎,功能十分強大。”他表示,中國是一個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大國,同時各領域正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。當前,中國正攜手阿拉伯國家進行許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。
關鍵詞:
凡注有"環球傳媒網"或電頭為"環球傳媒網"的稿件,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球傳媒網",并保留"環球傳媒網"的電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