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拍如何避免踩坑?旅拍亂象癥結何在?如何讓旅拍市場規范有序、良性發展?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。
(相關資料圖)
旅拍也遇“刺客”
今年6月,上海游客張霞(化名)來到云南梅里雪山旅游,和入駐酒店的旅拍機構約了外出拍照。拍攝那天下午,她化上精致美妝,穿上酒店免費提供的藏族服飾,站在觀景臺上,不遠處的梅里十三峰盡收眼底。傍晚時分,她看到了“日照金山”的浪漫景致,感到十分幸運。
“我花3600元訂了這家酒店的雪景大床房,房價里包含一份‘美學攝影體驗’,注明贈送3張電子原片。”張霞說,拍照時她多次向攝影師詢問收費標準,對方只含糊地說“拍完問客服”。
沒想到,在選片環節,張霞之前的好心情一掃而空。原片多曝光不足,人臉很暗。經軟件處理后的“精修圖”效果雖然不錯,但一張要價100元,全部打包需4980元。“這時我才意識到,自己遇上了‘旅拍刺客’,價格都快趕上拍婚紗照了。”張霞說。
于是,她跟商家協商,“不要精修照,只要原片,一起打包1000元行不行?”銷售方不同意,表示可以打折到2580元。無奈之下,張霞提出選購部分照片,但對方不給她看全部縮略圖,只讓看一張張大圖,還不允許回看。最終,她花350元買下7張原片。
回想整個過程,張霞感到自己落入這家旅拍機構的套路。攝影師選擇唯一能拍到雪山全貌的黃金時段拍攝,并拖延到太陽落山,讓她無法自行補拍。在選片環節,銷售通過各種心理暗示誘導她多消費,精修片的報價明顯高于市場價。
近年來,旅拍行業消費套路經游客投訴屢遭曝光:以“免費”“贈送”為噱頭吸引消費者,實則暗藏高額附加費用;拍攝前不明確告知收費標準,收費隨意;精修等服務價格與實際成本不符,甚至漫天要價。在社交平臺上,有不少旅拍消費避雷帖,有網友吐槽,“299元訂的,花了6000多元才走出來”“精修120元一張,還沒我在網上找的15元一張修得好”。
除了隱性消費套路多,低價競爭導致服務體驗差,也成為旅拍行業頑疾。
游客黃女士在貴州千戶苗寨拍了一套報價199元的苗族服飾寫真,商家承諾該套餐包含服裝妝造、全部底片及5張精修圖。拍攝中,黃女士感到,攝影師拍照如同流水線作業,通常是幾個模板動作,構圖缺乏變化。交付的精修照片只是用軟件一鍵修圖。“成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。盡管花費不多,卻白白浪費了時間和感情。”黃女士抱怨,“本來期待值很高,但拍出來的照片連朋友圈都不好意思發”。
企查查近期統計顯示,當前國內旅拍相關企業6341家。近10年來,相關企業注冊量快速增長,從經營時間來看,成立年限在1-3年的企業占比44.95%,成立年限不足3年的企業占比居多,超過70% 。大量新企業加入,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和“內卷”,導致服務水平參差不齊。此外,一些沒有資質的個體攝影師蜂擁涌入,給行業監管帶來挑戰。
“在重慶洪崖洞對面橋邊,我和朋友剛拿出手機想拍兩張,就有收費攝影師帶著客人擠過來,直接說‘讓一下,我們先拍’。”游客丁皓川頗感無奈,他換了3個機位,每到一處,都被攝影師以“占位”為由驅趕。
在一些網紅打卡地,部分攝影師為占據拍攝好地段拉幫結伙。29歲的成都個人攝影師王先生講述,7月11日他去春熙路接活時遭到圍堵:“四五個人圍過來,有人堵在機位前,有人拍視頻挑釁。”他表示,這些人長期占據優質機位,游客若想自己拍照,要等待很久。
艾媒咨詢今年5月發布的《2025年中國旅拍市場消費行為洞察分析報告》顯示,在2025年中國消費者認為旅拍行業值得改進的問題中,泄露客戶隱私問題尤為嚴重,占比36.41%。其次是攝影師水平參差不齊,占比35.83%。其他還有同質化嚴重占比34.68%、妝造服務不到位占比33.72%、沒有明碼標價或服務費用不透明占比33.53%等問題。
“內卷”式競爭質量難保
廣西南寧市某攝影工作室主理人陳烜榕說,隨著自媒體平臺的發展,旅拍熱度持續上升。如今,越來越多個人攝影師涌入,數量甚至超過旅拍商家,旅拍寫真價格因“內卷”式競爭愈發低廉,拍攝質量難以保證。
“質量高、出片好,成本就高,但成本高了客情就不好。”一位旅拍機構的經營者感慨道,現在堅持做品質的店不容易,一些商家靠線上低價引流獲客。然而,部分從業者把價格壓得過低,導致成本壓縮,無法聘請技術好的化妝師和攝影師,形成“劣幣驅逐良幣”的局面。
面對旅拍亂象,陸續有景區出手管控。
部分單位明令禁止未經允許的“商業拍攝”。故宮博物院在2023年發布《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》和《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》,禁止和拍攝相關的服裝道具、攝影器材、化妝工具、營地車等運載工具入院,禁止占道、拉客等行為。加大巡管力度,一經發現要求立即離院。拒不配合的,交由執法部門處置。頤和園、天壇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也明令禁止未經許可的商業拍攝。
同時,一些景區嘗試對旅拍進行限制和引導。2023年,湖北恩施女兒城成立旅拍行業分會,制定章程、統一行規,對服務標準、價格體系等進行細分。浙江杭州西溪濕地景區設置免費商業拍攝區域和收費商業拍攝區域,進入相應區域商拍需提前預約,收費區每天接受10個以下“商拍”團隊申請。2024年,福建泉州大開元寺要求統一登記,從業者經統一培訓獲得許可證后,方可進行商業性拍攝。
對于景區的管控措施,攝影師群體意見不一。在桂林從事個體旅拍的攝影師葉景目前月收入約1萬元,他希望市場“進行優勝劣汰市場調節”。在他看來,為消費者提供保質、保量的服務是旅拍市場良性發展的保障。
一些攝影師希望樹立旅拍行業口碑,加強行業管理。“不是拿著相機就能成為攝影師,現在有的攝影師技術參差不齊,由于競爭激烈,存在攔路拉客、霸占機位、爭搶機位等行為。這不僅降低游客的旅游體驗,還會對整個旅拍行業造成不良影響。”陳烜榕喜歡四處旅行,能體會游客的感受。他希望相關部門對商業攝影加強監管,推動旅拍行業健康穩定發展,讓攝影師能從中獲得合理收入,游客能安心享受美景,獲得美好體驗,讓旅拍從業者與游客取得“雙贏”收獲。
按下旅拍行業“規范鍵”
“旅拍是一個值得鼓勵的新興行業,對一些亂象要進行有效規范和治理,保障游客權益,引領旅拍行業健康、可持續發展。”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院長助理、世界旅游組織-MCSTO大數據負責人、中國地理學會旅游地理專委會秘書長劉逸說。
分析旅拍亂象產生的原因,廣西旅游協會黨支部書記、常務副秘書長廖忠緯認為,市場機制不健全是關鍵因素,隨著旅游消費升級,旅拍需求呈爆發式增長,但與之匹配的管理機制、行業規范未能及時跟上。從市場準入來看,旅拍行業門檻較低,大量非專業人員涌入,拍攝質量難以保證。同時市場監管中存在職責不清、監管盲區等問題。
“當前需要相關部門對旅拍行業進行規范、治理,但不能一刀切,要針對不同問題對癥下藥。”劉逸建議。
針對如何杜絕旅拍亂象,廖忠緯認為,地方應成立旅拍協會,對從業者開展專業培訓,內容涵蓋攝影技術提升、服務意識培養、文化內涵挖掘等。此外,旅拍協會應對攝影師實行備案管理,攝影師要經過專業考核,持證上崗,從源頭上保障服務質量。
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懿教授建議,要采取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措施,區分“個人創作”與“商業行為”。對于景區而言,應當設置免費拍攝區和收費管理區,實施分區管理、限時拍攝制度 ,熱門機位限時開放,避免過度占用公共空間;對商拍團隊實行預約制度,限制拍攝時段和人數,減少對游客游覽的干擾;增加景區巡邏頻次,及時制止違規攬客、占道經營等行為。
“杜絕旅拍亂象需要各方多維引導,在加強管理之外,游客在選擇旅拍服務時應當注重查看商家資質、合同條款,避免陷入消費陷阱。要自覺抵制旅拍商家、攝影師的不良行為,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”廖忠緯建議說。
關鍵詞:
凡注有"環球傳媒網"或電頭為"環球傳媒網"的稿件,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球傳媒網",并保留"環球傳媒網"的電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