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情緒縫合從相關理論和現象角度來看,它可理解為將不同的社會情緒或矛盾的情緒體驗進行整合、銜接,使原本分散、對立或復雜的社會情緒形成一種相對統一或可接受的狀態。以下是具體分析:
從縫合理論角度:“縫合” 概念源于精神分析,后被引入電影研究等領域。在電影 “縫合理論” 中,通過正 / 反打鏡頭等表意結構,將原本破碎的電影片段 “縫合” 起來,讓觀眾獲得流暢的觀影體驗,同時也將觀眾納入電影構建的虛構空間和意識形態中。類比到社會情緒層面,社會情緒縫合可理解為將社會中各種碎片化、相互沖突的情緒,通過某種方式進行整合,使其形成一個相對連貫、能被大眾所接受的情緒體系,減少情緒沖突帶來的撕裂感。
從社會現象角度:在現實社會中,人們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情緒和觀點,有時這些情緒會相互矛盾。例如美國 Z 世代既推崇社會主義的公平理想,又深陷資本主義的消費狂歡;既反對政府權威,又渴望社會安全網的保護,這種矛盾的情緒狀態被稱為 “縫合思維”,這其實就是社會情緒縫合在特定群體中的體現,反映出他們在復雜社會環境下的一種情緒與觀念的混合狀態。
從網絡熱梗角度:網絡熱梗往往是社會情緒的一種反映和表達方式。一些熱梗能夠聚集人們的情緒,將原本分散的社會情緒集中起來,起到一定的 “縫合” 作用。例如 “內卷” 一詞,精準地概括了當代社會激烈的競爭現狀,反映出人們在高壓環境下的焦慮和無奈,讓有相似感受的人產生共鳴,使這種情緒得以在網絡空間中被廣泛認知和傳播,在一定程度上縫合了處于類似情境下人群的社會情緒。又如 “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” 這一熱梗,網友最初用它感慨自己成長經歷中命運轉折瞬間,后來四川共青團抖音號借這個梗,發布嘉興南湖小船滑行的影視片段,文案為 “從那時起,所有人的命運齒輪開始轉動”,打通了個人和國家之間的共情點,將個人情緒與集體情感進行了縫合,引發大量關注。
關鍵詞: 社會情緒縫合是什么梗
凡注有"環球傳媒網"或電頭為"環球傳媒網"的稿件,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球傳媒網",并保留"環球傳媒網"的電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