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措施提出,鼓勵城市、企業、學校和鄉村大力發展網球運動。加大網球場地設施供給,加大惠民開放力度。通過開展網球健身指導和公益服務,鼓勵中小學將網球作為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。同時,豐富全民健身賽事體系,打造“中群城”等大眾網球品牌賽事。推廣湖北(京山)模式,創設更多“便民賽事”。支持教育部門舉辦形式多樣的網球賽事活動。
2023年8月9日,網球愛好者在京山文峰網球特色村練球。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
面向全球公開選拔國家隊運動員,組建國家、省市、社會、市場、家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、聯合培養的“大國家隊”。簽訂培養協議,明確各方權利義務,實施個性化管理,支持運動員組建個人團隊,并優化獎勵支持政策。
總結競技制勝規律,提煉“冠軍模型”。成立青訓專家組,實施“星探機制”挖掘最具潛質運動員。同時,推進“體教融合”,推動“小網球”進家庭、校園、景區、社區、商圈。對現有各類青少年訓練和培訓機構進行整合,建設國家青訓中心網絡。
構建層級清晰、銜接緊密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金字塔賽事體系,加大紅土賽事供給。打造青少年“四大滿貫”賽事,打造“城市周周賽”品牌和“中國賽季”職業賽事品牌。鼓勵省市網球隊(體校)改革培養模式,探索成立職業俱樂部,推廣社會培養經驗,并研制“家庭培養運動員指南”,為家庭培養網球運動員提供清晰的路徑規劃和專業指導。
2024年10月16日,在北京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的網球場,幾位居民在打網球。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
措施提出,體系化實施中國網球“十百千萬”計劃,努力建設10個網球強省(市)和A級青訓中心,100個網球強市(縣)和B級青訓中心,上千個C級青訓中心和體教融合傳統特色校,數萬個社會青少年網球俱樂部。努力培養10名以上高水平職業球員(世界排名前100)和高水平職業教練員,100名以上活躍在國際賽場的職業球員和職業教練員,上千名優秀青少年運動員和專業教練員,數萬名后備青少年選手及基層教練員。
關鍵詞:
凡注有"環球傳媒網"或電頭為"環球傳媒網"的稿件,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球傳媒網",并保留"環球傳媒網"的電頭。
資訊
- 工信部副部長熊繼軍:切實提升算力資源使用效率
- 焦點快看:綠聯科技: 關于股東詢價轉讓結果報告書暨持股5%以上股東權益變動觸及1%整數倍的提示性公告內容摘要
- 芯朋微:融資余額4.85億元,創歷史新高(08-22)
- 南方中證500ETF聯接(LOF)A:凈值1.9168元增1.69%
- 【快播報】寧波韻升: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79.83%
- 三臺縣: 秸稈"變廢為寶" 實現環保經濟雙贏_頭條焦點
- 視焦點訊!國家能源局:截至2025年7月底 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數同比增長53%
- 國家外匯管理局:在16省市開展綠色外債業務試點
- 持續暴雨預警,8月下旬了華北為何還這么多雨?
- 每日關注!2025年威海市技工院校烹飪專業師資培訓舉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