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各小麥主產區通過構建“空天地”氣象監測網絡,精準預判天氣、搶抓收獲“窗口期”,提高麥收速度。當記者來到安徽省氣象局時,正趕上氣象和農業農村部門在召開線上農情調度會,大家正在討論近期的降雨過程。
安徽省氣象局農業氣象中心正高級工程師琚書存:我們提前5天制作了基于縣域精細化的農機適宜度收獲的服務產品,為農機手跨區作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決策依據。
那么,精準的農業氣象預報是如何實現的呢?工作人員介紹,安徽全省已布設了65個高標準農田氣象監測站和85個自動土壤水分監測站。通過平臺算法,這些站點收集的氣象數據與農田監測數據深度融合,每天生成包括夏收適宜度預報、干熱風風險等級在內的十多種數字化農事指導產品,預報精度可達一公里范圍。
總臺央視記者 李嘯虎:在合肥肥東縣的一片高標準農田里,平臺上的監測數據就是通過氣象設備進行收集的,相較于普通的氣象監測站,它增加了對水田環境、土壤溫度濕度、作物長勢和光合作用等數據的監測。
正是基于精準的氣象預報,安徽全省組織“北機南下”加快雨前搶收,同時調集履帶式收割機準備雨后搶收,有力保障了夏糧豐收到手。
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局副局長 汪振乾:我們今年的進度比去年快近40個百分點,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小麥的成熟期相對提前,我們也根據氣象情況引導各地搶收快收。 無人機送秧苗科技范兒助力水稻插秧
而在吉林水稻主產區梅河口,今年當地采用空中運送秧苗的方式,讓無人機化身“空中快遞員”。
無人機通過鎖鏈將50多公斤秧苗從運苗車上穩穩吊起,隨后迅速、精準地將秧苗盤拋落到指定位置上,這一操作有效避免了人工往返取苗、插秧機等苗的時間損耗。 AI賦能智慧田管科學指導精準種田
隨著AI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,農田也變得更加“智慧”。在湖北宜昌,農民通過一部手機,巡田有智能“管家”,種植有科學指導,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,讓農民種田不再“看天吃飯”。當地農業服務公司開發的智慧農業軟件里,匯集農場遙感、精準氣象、病蟲測報等功能,利用各種大數據指導農民科學種田。
湖北枝江問安鎮萬水橋二組村民 王開兵:坐在家里就能看,有什么問題手機上就提醒我們了,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自己抽時間到有問題的地方看一下,覺得拿不準的就請教下農藝師,方便多了。
關鍵詞:
凡注有"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"或電頭為"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"的稿件,均為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",并保留"環球傳媒網 - 環球資訊網 - 環球生活門戶"的電頭。
- 凡人是什么意思?凡人是什么意思?2025-06-04
- 無人機送秧苗、智能“管家”巡田 解鎖豐收2025-06-04
- 黃袍加身是什么意思?黃袍加身是什么梗?2025-06-04
- 購買二手車,如何更放心2025-06-04
- 免報裝、快用電 我國將進一步推進辦電服務2025-06-04
- 購買二手車,如何更放心2025-06-04
- 免報裝、快用電 我國將進一步推進辦電服務2025-06-04
- 感悟黃河文化了解航運歷史 黃河岸邊上演“2025-06-04
- 全長8.874公里 黑龍江省最長公路橋合龍2025-06-04
- 芒種時節為什么打泥巴仗2025-06-04
- 如何推算三伏天2025-06-04
- 端午假期今日結束 下一輪節假日在4個月后2025-06-04
- 端午新潮游 數字賦能傳統文化2025-06-04
- 一線調研丨從4小時到20分鐘 青島港科技升2025-06-04
- 中新股的意思是什么?中新股是好事還是壞事2025-06-03
- 浙藏合作特寫:“一副眼鏡”的珠峰登頂路2025-06-03
- 青少年“集卡成癮”呼喚各方共治 盲卡不可2025-06-03
- 山西大同:邊塞村莊“鄉村游”熱絡2025-06-03
- 香江之濱飄滇味 港民樂享“有一種叫云南的2025-06-03
- 端午假期北京全市公園接待游客超449萬人次2025-06-03
- 山西大同:邊塞村莊“鄉村游”熱絡2025-06-03
- 應急管理部調度指導西藏丁青縣山體滑坡搶險2025-06-03
- 黑龍江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:12市縣雷雨 局2025-06-03
- 新疆喀什:1000架無人機閃耀古城夜空,共繪2025-06-03
- 文化中國行丨“端午經濟”火熱 國潮“圈粉2025-06-03
- 新疆喀什:1000架無人機閃耀古城夜空,共繪2025-06-03
- 全國首部“公園植物垃圾重生指南”在廣州發2025-06-03
- 全國首部“公園植物垃圾重生指南”在廣州發2025-06-03
- 中越邊城靖西端午藥市旺2025-06-03
- 中越邊城靖西端午藥市旺2025-06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