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日,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建設現場。(資料圖)翟李強 攝
鐵山港位于廣西北海市東部,地處北部灣畔。歷史上,鐵山港也是中國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始發港之一。1994年12月17日,國務院批準成立鐵山港區。1995年5月30日,鐵山港區人民政府掛牌。經過多年的發展,這里已成為北海市工業建設的主陣地、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三大工業區之一。
莫華福介紹,30年來,鐵山港區地區生產總值從建區之初的7.6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602.66億元,增長了78倍;港口貨物吞吐量達4474.92萬噸,較建區之初躍升了800余倍;規上工業總產值從建區之初的1.34億元提高到2024年的1773.21億元,增長了一千多倍。鐵山港區已連續三年上榜“中國工業百強區”。
作為桂東南地區重要的出海通道,2017年6月,北海港口擴大開放,鐵山港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,鐵山港公用碼頭成為連接中國西南地區以及華南、華中部分地區的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港。
近年來,鐵山港區積極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主動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,港口發展持續實現新跨越,進港鐵路、向海大道等一批項目成功建成,陸海鐵聯運覆蓋110多個國家和地區,現有生產性泊位24個,對外開放泊位9個,20萬噸級航道也正在加緊建設,船舶通行能力不斷躍升,深水大港建設已邁出堅實步伐;進港鐵路專用線正式通車,解決了鐵路港口聯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難題;鐵路專線建成4束8條,年貨運量能力遠期將超2000萬噸。
莫華福介紹,目前,鐵山港區正加快以構建“暢通高效、內外循環”的多式聯運體系為主線,加快完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;依托沿邊臨港產業園區、中國(廣西)自由貿易試驗區北海協同發展區、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、中國—東盟產業合作區(北海片區)鐵山港區等開放平臺,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,堅定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,新材料、糧油加工、林漿紙產業跨國境產業鏈供應鏈已初步形成。
關鍵詞:
凡注有"環球傳媒網"或電頭為"環球傳媒網"的稿件,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球傳媒網",并保留"環球傳媒網"的電頭。